[復仇者╎Man of Vendetta]綁匪的收藏
有一些情節和畫面和心情被留白下來,但有很明確,並非開放而有著清楚線索的,則是這一次這一個綁匪 是為了聲音 因為聲音
聲音
劇中三個主要男演員的聲音都好聽,警察,牧師,綁匪。台詞裡,綁匪嚴基俊,엄기준被牧師和警察都稱讚是可以當配音員的聲音。
不過,既然提到聲音,個人認為最迷人的當然尤其是金明民了…
電影的開場,黑幕上打上製片和電影公司,然後,金明民電話中的聲音。
明顯的線索,綁匪犯罪的原因,綁匪搜集的聲音,音樂
…音樂
[異想奇謀╎Micmac]軍火商
和[我的愛在我身邊╎ Closer to Heave]中醫師的收藏
「貝多芬病毒」裡誰中了哪些病毒呢?
中了音樂病毒的他們 大的和小的姜建宇 就算聽不到也不放棄的竇縷美 就是會遺忘也要堅持的金甲勇 未來會不會自己寫下傳奇的夏李頓…
虛構了貝多芬最後三年人生的電影[快樂頌╎Copying Beethoven]有這樣的台詞
音樂,是上帝的語言
音樂家是最接近上帝的人
能聽到他的聲音,讀懂他的唇語
我們孕育的音樂是上帝的兒子
得以讚揚他
這就是音樂家
如果我們沒做到,我們就什麼都不是
Music is the language of God.
We musicians are as close to God as man can be.
We hear his voice, we read his lips,
we give birth to the children of God,
who sing his praise.
That's what musicians are.
and if we're not that, we're nothing.
上帝,如果真的不被看見 是否至少能夠被聽見?
宗教音樂,聖樂,是歐洲音樂藝術的源頭,信徒藉音樂傳達對上帝的祈求和讚美,也傳達上帝對人們的啟示。
於是有人們這麼說音樂
雖然我們看不見上帝 但透過音樂 我們得以聽見 上帝和天堂
我們看到,讓嚴基俊,綁匪,최병철,落淚的是管風琴
管風琴 教會的音樂 教堂的音樂
音樂之父,巴哈,Bach。人們這麼說巴哈的音樂,讓人聽見彷若由天堂灑落的聲音,來自天堂的聲音。而管風琴,對從小學管風琴的巴哈而言應該也是讚頌上帝最美好的樂器了。
人們還這麼樣說巴哈,他是透過音樂接近和理解上帝,而不是透過教義和教會…
在惡魔的殿堂內 惡魔聆聽著讓自己流淚 讓人落淚 讓路燈低泣的 彷彿天堂的管風琴的聲音…
就為了聽見讓人流淚的音樂,綁匪做出讓人流淚的事情,讓人們心痛流淚的事情
為了聽見所謂來自天堂聲音的惡魔,為了所謂的彷彿天堂,讓人跌進地獄的惡魔…
可是,這樣的「人」
看看他展現的行徑,言語,和,虔誠樣貌,被別的人評價是會到天堂的「一個好人」…
真的會這樣嗎?這樣的人真的能到天堂嗎?
真實和真相,往往並無法看見和聽見。
或者或許應該這麼說,人們往往看見和聽見的,並不一定是真實和真相的全部面貌
於是第一時間讓人錯愕的是,[復仇者╎Man of Vendetta]既然是明顯、明確在探討聲音、音樂的影片,怎麼會把聲音處理得如此「簡樸」、「輕隱」?
沒有濃重的節奏敲擊神經,也沒有濃烈的旋律感染情緒…不過這樣的故事應該要是如何的一個故事呢?
如果,像宣傳提出的[追擊者╎추격자╎The Chaser]般,畫面鏡頭經營的更有氣氛情調,如果,像同年的[青苔╎이끼╎Moss],有地道奔跑時更重更強的節奏,或如果,像相對的[看見魔鬼╎악마를보았다╎I Saw the Devil],把所有的罪惡和血腥更加的直接淺白,會不會才讓人有預期的滿足?
<有些有趣的小事情,[追擊者╎추격자╎The Chaser]也有個原來的名字,[밤의 열기 속으로╎In the Heat of the NightIn],[看見魔鬼╎악마를보았다╎I Saw the Devil]本來被翻成了[緝凶無間],[青苔╎이끼╎Moss]有個很重的副標題,死亡異域。
不過只是有趣,也或許可能只是有些巧合的小事情。>
聲音
電影配樂的源起,就是因為影片本身不夠滋味
人們發現,影人發現,聲音,音樂,比畫面更為容易勾人,動人
用聲音配樂模仿心跳的節奏,或者說,帶動了心跳節奏
所以多少恐怖驚悚懸疑片沒了聲音,還能夠恐怖驚悚懸疑嗎?
<同樣的,有多少動人感情沒有了聲音,還會那麼動人嗎?>
這就是影片還會帶出的問題之一了吧。
沒有習慣和預期中的強效節奏和聲響,那麼是否因為音效和配樂的處理功力不足,以至於整部影片沒有特出的旋律和節奏?可嚴基俊一場感受K660,屋外街燈不穩定的閃滅,在適當的環境空氣中,影院地板傳出的振動,能夠感受其細膩,低鳴。
聲音哭泣的聲音
於此,就又足以對比感受綁匪死去,鏡頭攀至千百燈火的寧靜
或,既然標幟為驚悚片,那麼觀眾或許會產生出另種對影片的不滿足,大約或許是沒有傳達出足夠憾人的強烈感官情緒,如此是緣於導演掌控鏡頭的功力過於生澀嗎?但鬥智追逐的戲中,還是能夠窺見導演如若昭示般,也能夠處裡拍攝成「傳統」的驚悚懸疑。
可是燈光鏡頭的調度,著實「反常」的,反驚悚式的調控在自然平穩理智的情境
避掉了寫實直白的暴力畫面和醒示聲音,如此拔除視、聽感官,這一切究竟為了什麼?
金明民,一個基督徒。
特地找了這樣一位基督徒演出的影片。
宗教,就是自己的局限了。
宗教和音樂的關係向來密切,不只西方有聖樂,東方亦有梵樂,宗教和音樂的論述,應該已經屬於神學的辯證和領域。
所以只能在外圍繞圈圈試圖窺視其可能。
除了現代戲劇將音樂家,音樂和宗教、上帝連結,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Martin Luder,就這麼說,再沒有什麼能比音樂與神學的結合更美好。大意大約是上帝的話語與音樂結合最為密切。
更早之前也就有人提過, 音樂是神賜的一份禮物,說這話的奧古斯丁還說,所以要學習從音樂看見你的創造主,並藉著音樂讚美祂。
路德先生還認為,人通過普遍的語言,也就是以母語,才能感受表達靈魂與上帝間的關係,於是乎,馬丁路德自己用家鄉德文翻譯聖經,而其佈道和文章也會使用「生動」的大眾語彙,例如「只有快樂的屁股才放得出歡樂的屁」,粗俗卻成了德國的成語的用詞。
<如此說來,和一坨狗屎相同,都是狗屁,其實也不過就是用生動的語言形容心理的感受罷了…>
路德這個宗教改革者還認為聖樂不應當成為禮儀的附屬品,會眾應藉唱詩回應並頌讚上帝,進而改變了聖樂形式,創作聖經為本的歌詞,讓旋律回歸簡單彈性,將拉丁文改為德文,創作出Chorale,聖詠。
1524馬丁路德年出版八首[基督教小詩集╎Etlich Christianlieder],是新教音樂劃時代的一年。這一年,路德的好朋友,約翰瓦爾特,Johann Walther,Johannes Walther將他們創作的38首Chorale,[新德意志宗教歌曲集╎Geystliche Gesangk Buchleyn]出版,就是宗教界著名的[威登堡聖詩╎Wittenberg Gesangbuch],其中最有名的[堅固保障╎A Mighty Fortress Is Our God]被譽為「德國16世紀宗教改革的行軍曲」。
後來新教音樂的起源被訂於1525年。
取材於詩篇46:1-3的[堅固保障╎A Mighty Fortress Is Our God],據說是德國人人會唱的聖詩,而這一首「宗教改革的行軍曲」,「宗教改革的馬賽曲」還是納粹統治前的真正的「德國的國歌」。
提到德國國歌,[被毀滅的人╎復仇者╎Man of Vendetta]第一個牧師階段,朱英秀的教會裡,會眾們所唱的曲則是海頓創作的,新的德國國歌,「德意志之歌」。
再說到德國,德國納粹,納粹和猶太,猶太人和基督的關係,猶太人在西方宗教界被認為跟基督的死有關,但路德先生還認為拒絕基督的猶太人之外,敵對神的人其實也都犯有同樣的罪,也都和基督的死有份<heartjan只是不面對而已,不是敵對,所以請不要算我一份……please了……>……1516年路德寫下過這樣的文字,很多人驕傲的稱猶太人是狗,是做惡者,可是這何等愚蠢,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和猶太人一樣,在神的眼中何等邪惡和汙穢。
<…吳導演之前有一部作品片名題為[誰殺了耶穌],不免讓人好奇起其內容和立意…>
路德對猶太人有不滿的想法和言論,被反猶太者的引用,可是路德還是認為猶太是神的選民,他反對的不是人,猶太人,而是猶太教。
那麼到底神的眼又是怎麼看著人?
又為什麼牧羊犬的品種要是德國的?
路德不是我的好朋友…
<編導也不是…>
<自己只是想了解金明民的作品,所以才繞起不熟悉的路德轉圈圈…>
只大約記得歷史課本中提到路德先生是看不慣販賣贖罪劵這件事,然後引起了宗教革命。
宗教改革往往和社會因素相關,1517年,路德宣布反對贖罪劵,因為那時候的教會握住了天國的鑰匙,人可以買劵洗罪,可是此舉無疑變相的鼓勵了人不思想基督,不祈求上帝饒恕,於是路德先生主張信徒就是祭司,鼓勵,希望信徒回到聖經,讀聖經。
之後還有路德的學生反對對兒童進行洗禮。
馬丁路德主張信徒應該直接和基督聯合,因為基督是救恩的唯一來源。
「上帝會向祂的兒女說話,透過先知和使徒,透過聖經,藉著個人的啟示,上帝以愛心向受造的人類說話,只要是在基督裡新造的人憑信心可以聽到上帝的話並回答祂。」
雖然路德用德文翻譯聖經,間接成就了一場德文的統一行動,但是路德的宗教改革,把歐洲基督教一分為二,而且後來路德派也不可避免衍發出不同的教派和路線。
新教徒使用的「路德聖經」,因為許多歌曲使用其中的詩句,所以成為宗教音樂的重要基礎。在路德之前,拉丁教會音樂以葛利果聖歌為主,後來聖詠,chorale影響了德國的音樂家,巴哈就是巴洛克時期最厲害的宗教聖樂作曲家,巴哈自己也說,他的音樂為榮耀上帝。
chorale著重內心懺悔和自我反省,也就是用音樂詮釋教義,和沒有個性的天主教音樂比較起來,新教的音樂更富人性。
不過在路德的教會,對於崇拜時使用的管風琴跟天主教教會一樣不太熱中,只是用於會眾唱無伴奏詩歌時起音,還有唱聖詠時交替彈幾節,是後來漸漸變成「聖詠前奏曲」,乃至再發展為作曲時的主調音樂,管風琴成為擔任帶領會眾唱詩的樂器。
可是,雖然結果是會眾更容易投入崇拜,但音樂終究只是媒介。
因為人與上帝溝通的方式只有神的話---聖經。
不過,聖經只對有信心的人說話。
而這信心也是上帝所賜,不是人所能成就。
年輕時候的路德取得神學博士學位,開始教授聖經研究課程,一開始他受到神的慈愛與公義的問題煎熬。後來,「因信稱義」成為路德神學上的主要創新思想之一。
維基的資訊,馬丁路德談到路德的神學思想,除了「因信稱義」,最能代表的則是「十架神學」。
和「十架神學」相對的是「榮耀神學」
「榮耀神學」,不依靠超自然的恩典及信心的恩賜,而是透過人類的理性來發現神的方法。亞斯候斯簡單解釋:「榮耀神學,是想透過神的工作來認識神;十架神學,則是透過神的苦難來認識祂。」
<提到神的苦難…就不由讓自己想起苦難的鍾宇啊~>
十架神學又稱為「辨正的神學」,因為馬丁路德用一貫弔詭的方式,表達基督教的核心福音。弔詭,用反面詮釋正面,十架看來是愚拙羞辱軟弱的記號,可是卻彰顯了上帝的智慧,上帝的榮耀和大能,耶穌基督的死亡和埋葬隱藏了復活無限生命的大能…
「十架神學」和「榮耀神學」相對,「母胎信仰」又和什麼信仰相對?
母胎信仰是[復仇者╎Man of Vendetta]開拍之初就傳出的詞彙,朱英秀牧師是位母胎信仰者。
母胎信仰是源於出生信仰的家庭,有如此的討論,母胎信仰並不成熟,要成熟後的自力信仰才是成熟的信仰…
信仰重要的便是「信」。
回到「因信稱義」,路德年輕時候困擾的是,一位神,怎能同時慈愛又公義?保羅寫神的公義,「義人因信而生」,他是什麼意思?聖經明文記載,「義人因信而生」,所突出的是信仰,天主教會強調的是教規和行為,為什麼會和聖經記載不同?如果信仰只是表面遵守律法、教規、行善、補贖、修道,難道就能夠得救?
後來路德認為信仰上得救最關鍵的是「信」,並說當自己心智和心靈終於了解保羅所說的真意時,他覺得自己「重生」了,
馬丁路德將研讀「因信稱義」所得分為三個重點,第一,稱義是上帝的主動,上帝的恩典,叫被動的義;第二,義是外來,因著信心,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公義,並不是我們自己是公義的,甚至信心,也是上帝的賞賜和禮物;第三,宣告的義,上帝在法庭中,宣告我們不再是罪人,而是祂的兒女,它不只是倫理上、道德上,或實質上漸漸的變好,那個是成聖的過程,那是立刻地位的轉變。
中世紀的教會原本就有第一和第二點,第三點是路德的發現,他把「因信稱義」的觀念,重新帶回保羅的教導中。
上帝的形象,由嚴厲的審判官,變成慈愛的父神。
這使馬丁路德內心有了平安,他不再恐懼,不再自悚,不再不安,他終於有了得救的確據。
1517年開始,路德自己簽名時將Luder改為Luther。
Luther源於希臘詞ΕΛΕΥΘΕΡΟΣ,「被解放解救解脫的人」,「自由的人」。
[基督徒的自由╎Dissertatio de libertate Christiana per autorem recognita」是一篇描述基督式生活,和同時是神的僕人的自由人,自由人從神獲得解脫,並將這個解脫交付給其他的人。
<本來路德將此文獻給了教宗,可是後來,同年路德就將教宗和反基督徒放在一起…>
<人因何被解救自由?>
<人又因何被毀滅呢?>
<人如何被毀滅è什麼樣的人得以毀滅他人?>
<被毀滅的人,還能否重新得救自由?>
朱英秀,一個父親。亦是一個孩子。
[復仇者╎Man of Vendetta]一個失去孩子後背離父親之人,朱英秀,一個母胎信仰者,放棄醫學念神學的牧師,讀過聖經的人,最後,他是否聽見到誰在門外敲門?
Here
I am!
I stand at the door and knock.
If you hear my voice and open the door,
I will come in, and we will share a meal together as friends
– Revelation 3:20
啟示錄3:20
我站在門外敲門
如果你聽見我而且開了門
我會進來 一起同席 共與盛宴
啟示錄三章廿節的版本與討論
http://bible.cc/revelation/3-20.htm
Repeat 重覆路德的想法:
上帝會向祂的兒女說話,透過先知和使徒,透過聖經,藉著個人的啟示,上帝以愛心向受造的人類說話,只要是在基督裡新造的人憑信心可以聽到上帝的話並回答祂。
Dissolve 重疊海玲的疑問:
爸爸
你有沒有忘記 有沒有忘記我 你是否沒有放棄不斷的尋找我
不過弔詭的,當然是神又為何要人遭遇影片和人生的這一切?
<而且不覺得,世間要看見,聽見魔鬼相對而言也真的是比看見,聽見上帝要容易得太多了…>
知識到啟示的信仰
路德當然認為世上只有一位神,是一位慈愛公正正義的神。
祂超越一切人的理性,不可思議的。所以,路德也這樣承認,如果人能理解祂,祂就不是上帝了。
…所以不理解
應該是對的……
而,那麼,金明民,這一個基督徒,源於信仰家庭的信仰者
他自己是否曾經質疑過尋找過聽見過呢?
母胎信仰
也有所謂信仰是母胎時就被招喚 存在了
因此信仰也是與生而來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