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影片除了演員,值得如此的聚焦關注嗎…
疑惑的問題,「聽到」、「聽見」,就是影片的答案了嗎?
[看見魔鬼╎악마를 보았다╎ I Saw the Devil]的氣氛節奏和特果確實是恐怖刺激,足以驗證韓國電影特效果真能夠達到「如實呈現」的地步。所以如果[復仇者╎파괴된 사나이╎Man of Vendetta]呈現「更完整的」血腥暴力和情節鋪陳,是否真能刺激出更高的票房成績,就會是更優秀出色的作品?
<票房可能有影響,但作品絕對就會「變調」>
<可是變調是否就不好?…>
<變調也不是不好,只是就會是不一樣的作品了。>
不過看完[無防備城市╎무방비도시╎Open City]之後,也並沒有多做駐留。在喜歡[貝多芬病毒],注意金明民之後,知道金明敏是金明民之後。儘管[無防備城市╎무방비도시╎Open City]也有優異的演員陣容,身手華麗的金明民<而且更為青春俊秀>,優雅美麗的孫藝珍,還有演技也極優異出色的金海淑。
[看見魔鬼╎악마를 보았다╎ I Saw the Devil],原來也沒認為自己會再停步回頭多想<甚至沒考慮嘗試再重看>,雖然這部影片讓自己在心裡嘆息,設想著「看見」效果的這個因素應該果然是會造成票房利弊的一種可能。
知道有這樣的作品吧,看的時候,看完之後,都有,好看,還不錯,還不錯,還蠻好看得心情和心得,但是,生命裡,世界上,太多推陳出新的創作。
也就是雖然因為「看著」金明民最後的演出鏡頭,是可以確定「聽見」的這一個想法,但也還是要循著聲音,音樂,找出「啟示錄」,才能進一步的猜想和確認聽見的是「地方」還是「人物」。然後,突然更為驚奇,驚喜的就是,回想,如果對應[看見魔鬼╎악마를 보았다╎ I Saw the Devil]的種種,最後疊映出結尾的情節,才能再串連出這兩部影片真的極度可能是互相牽引的在遊戲。
所以,不會說服,應該也無法說服不覺得多好看的觀眾認同[復仇者╎파괴된 사나이╎Man of Vendetta]是一部好好看的影片,因為,比起「好看」,自己對影片更會評價為「好好玩」。
<這是一部從好好玩回到好好看的精采之作>
覺得[緝凶無間╎看見魔鬼╎악마를 보았다╎ I Saw the Devil]像酒,烈酒,給人一種皺眉飲下的表情和感受。
[復仇者╎파괴된 사나이╎Man of Vendetta],像什麼?像什麼呢?還不知道。
還無法確定。
最開始覺得像咖啡,苦苦的 澀澀的,糖粒最後沉澱在杯底的咖啡。
最後的結局。總算甜美。
可是就如韓賢佑先生的評論,導演太過奢求,所以複雜豐富而難以簡而論之。
不好看的原因,與其說[復仇者╎파괴된 사나이╎Man of Vendetta]反商業,也許應該是反類型,或者反好萊塢吧。
相對起來,預告片的節奏與聲音,緊湊勾人多了。
但除了不是一般觀眾已經習慣的節奏和風格,還有呢?
觀眾看到,當然也知道敏京是如何發生車禍,英秀知道了嗎?為什麼?嗯,如果自己是英秀,自己會知道原因嗎?
再加一個疑問,雖然綁匪似乎沒放在心上的沒有追問答案,可是如果自己是綁匪,自己能想通英秀如何找到了自己嗎?又為什麼呢?
如果我是綁匪,隊長---也就是警察可以透過網路資料直接找到店裡,所以「紅帽事件」原來是牧師的詭計,牧師又如何得知用音響引誘自己?果然還是放在屋頂的追蹤器…
<綁匪也是個聰明人>
需要去理解,然後解開的電影。理解這些事,這些人。
而有些事件就不單純的是理解,因為其中有情緒和心情和心事埋在理解中。
聲音和音樂的力量很強大,單純的聲音和音樂就足以勾引出情緒和心情。[復仇者╎파괴된 사나이╎Man of Vendetta]居然甚至還不讓觀眾輕易的耽溺,沖淡了聲音和音樂,把情緒和感受交給事件還有事件引發的演出。
聲音。面無表情的朱英秀,「都是狗屎」轉換了段落。
聲音。最後收起了答覆,金明民無言的回答。
如果只是根據解析,終究應該還是會找出聲音,音樂的線索,然後,得出這一個聽不到的父親---朱英秀這一個孩子,最後聽到了最開始質疑自己聽不到也不被觀眾聽到的聲音。
但是,影片的最後,演員演出了聽見了聽不到的聲音的反應…
就像金明民自己說的,並不認為劇中人物是被藝術誇大了,而是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人物,因此在演繹的過程中並沒有去刻意『塑造』,而是真情流露地表現出了自己的真誠和現實感,而本身出生於基督教家庭的成長背景也對金明敏能夠準確表現片中牧師言行和拋棄信仰時的痛苦有極大的說服力。而且,金明民認為這個角色宣傳中的三種性格都是真實存在社會上而不是被虛構的,他說:『同樣的事情若發生在每個人身上都應該會有一樣的反應,我完全將自己投入在小孩被綁票的想法裡,所以在演這齣戲的時候其實真的隨時都瀕臨崩潰邊緣。』
http://www.catchplay.com/news/239/220/21009
http://www.catchplay.com/tw/?pg=movies_article&id=239&a_id=220&vid=21009
所以影片的過程,雖說金明民展現的是誠實與現實的演技,但佐以導演誠實與現實加上善良又遮掩的悠緩手段,一如影片的氣質,真實而不煽情的類紀錄式風格,還好劇本的流暢和演員的魅力,讓影片不至讓人即時察覺導演過份的「反常」,反類型。演員,相信每一個優秀的演員都能用自己的表演方式傳達自己「遭遇」,但是,影片「最後的頑皮」,還是不得不讚賞,真是好一個可愛厲害的演員。
影片原本就設定好的。不管觀眾的感受為何,理解為何,也還是一定會感受動容的,所以,不論是沒發現朱英秀「聽見」的觀眾,發現朱英秀聽見的觀眾,知道朱英秀聽見什麼的觀眾,甚至,知道聽見的典故或許是出於何處。
不過其實真的不需要知道
為什麼不需要知道,因為這故事就是一個失去孩子的父親找回了失去的孩子,一個父親的心和愛就是那麼的動人
又為什麼還是有人想要知道呢?
這麼猜想,[復仇者╎파괴된 사나이╎Man of Vendetta]能聽出有誰敲門的觀眾,應該會比[緝凶無間╎看見魔鬼╎악마를 보았다╎ I Saw the Devil]看到兇手說不准開門的觀眾更容易發現,聽出或看出,兩部影片可能對唱的音符和旋律吧。
<所以片商才改掉「緝凶無間」維持「看見魔鬼」嗎?
又或者,全部本來就都是一場精心安排?>
兩部影片中藉著「兩個被毀滅的人」,都可以歸流到「被毀滅」。
換個方向,先放下怎樣是被毀滅,如何是毀滅和墮落,「被毀滅的男人」,由牧師這個角色的設定,加上聲音,音樂的提示到最後指引到聖經,雖然沒找出「被毀滅的人」,但可以找到「毀滅人的」,「毀滅」的人這一個詞彙。
彌賽亞書33:1
禍哉!你這毀滅人的,自己倒不被毀滅
行事詭詐的,人倒不以詭詐待你
你毀滅罷休了,自己必被毀滅
你行完了詭詐,人必以詭詐待你
典籍中有六個禍哉,六種禍哉,其中這一款是有著「復仇」感。
<…知道有片商買下[復仇者╎파괴된 나이╎Man of Vendetta],可以看到這部影片的消息,是從標題是「片商拋出了橄欖枝」的報導中得知…>
當然,如果朱英秀最後「聽到」什麼的答案,線索就也應該在的那本厚書中。
<那本不熟的書真的太~厚~啦~而且是陌生不了解的領域
所以想了解詳情請洽詢專業人士
甚至或許應該還可以根據典籍解釋為什麼朱英秀會遭遇這些…
更甚至,其他的孩子,其他的家庭…>
評論電影情節突兀的韓賢佑先生陳述的是真的,他提出的還真的都是明顯的線索。
當然包括犯人狂熱於收藏昂貴的高保真音響這一條具體線索。
因為揚聲器,發出了讓人哭泣的聲音,讓人哭泣的,光芒
這麼讓人感動的地方和方式真的就是天堂,就能聽見天堂嗎?
除了使人毀滅 使人哭泣
綁匪感動的眼淚 還要讓路燈也低泣嗚咽來換取
這樣的眼淚 真是好不豪奢 奢華的眼淚
綁匪的神祕基地
從玄關一鏡到客廳
看看這裡
好一處充斥著
光明<燈> 時間<鐘> 和過去<「復古」「仿古」>的「家」
不僅家具、陳設、照片 甚至電視機都好「傳統」
<綁匪走往視聽室的鏡頭 居然還帶出櫃上擺放了煤油燈?>…
可是這樣一處地方 居然藏有一間講究無比的視聽室
而就在綁匪在美好的音樂聖堂享受著動人美好的時光
卻讓窩在簡陋地下室聽著傳來音樂的海玲也掉下了傷痛的眼淚…
鏡轉成境。
鏡頭、畫面,不是說出的文字、語言,可是往往說著要轉化成情緒與心境的話語
[復仇者╎파괴된 사나이╎Man of Vendetta]在最後,出現了美好驚人的「對鏡」…
…這心情和想法會只是個人延伸的感觸與想法,亦或者是創作者原本就鋪設的結果?
~NEXT~